查看原文
其他

哪些药品不良反应问题最严重?国家最新监测报告出炉

2016-07-20 一小时爸爸 一小时爸爸


 

每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CFDA,都会对上一年度全国范围内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汇总。通过监测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哪些药物和错误的用药习惯是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避免这些原因带来的风险。

 

上周末CFDA发布了最新的2015年不良反应情况监测年度报告,并且给出了相关的建议。我们今天循例对该报告进行分析、解读和给出相关建议。

 


2015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


2015年,CFDA总共收到139.8万份不良反应报告,其中新和严重不良反应报告39.3万份。两个都保持了每年持续增长的趋势,这表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仍然很严峻,同时也表示有更多基层医药机构被纳入到报告体系中,可以说是亦忧亦喜。

 

在不良反应患者人群中,14岁以下儿童的占比从2014年的10.5%下降到9.9%,表示家长开始逐渐重视了儿童的用药安全问题。相对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占比从19.9%提高到21.5%,严重不良反应中老年人占比更是达到28.7%,需要特别注意。

 

在14岁以下儿童中,小于1岁的占2.5%,1-4岁占3.2%,5-14岁占4.2%。需要家长一定注意,低幼年龄段的婴幼儿仍然是不良反应的重点人群,在用药上一定要更加科学和谨慎。

 



食药监局的建议

合理用药十大提示:


1.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2.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3.买药要到合法医疗机构和药店,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4.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5.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
6.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7.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8.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谨防儿童及精神异常者误服、误用;
9.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
10.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



什么药物的不良反应问题更严重

 

第一位还是抗生素,虽然比例已经连续6年下降,表示滥用的问题有一定好转,但不良反应中仍然有超过三分之一(36.4%)是由抗感染药造成的。这说明我们在过去所犯的“抗生素=消炎药”的错误是如何积重难返,仍然有大量的知识体系没有及时更新的医疗工作者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在使用着。化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前五位的均为抗感染类药物,分别是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和青霉素。

 

另外一个重灾区是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在整体不良反应中的比例仍在升高,达到57.9%。而静脉注射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更严重,70%以上的严重不良反应都来自静脉注射。

 

在畸高的注射不良反应问题中,两类药物的问题最为明显,一类是前面提到的抗感染类药物,另一类是中药注射剂。

 

2015年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排名居前的类别是理血剂、补益剂、开窍剂、清热剂、解表剂、祛痰剂,共占97.0%。报告数量排名前五名的药品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

 

 

食药监局的建议

如何合理使用注射剂?


静脉输液是高风险、高获益的临床用药方法,起效迅速,易于调节给药剂量和速度,可恒定维持治疗所需的药物浓度。如能合理使用,静脉输液的临床获益大于风险;过度使用时,静脉输液的风险则明显增加,甚至可能超过临床获益,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及经济损失。国内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都有门诊输液,门诊输液几乎成了中国老百姓的就医习惯,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输液好、输液快”的错误认识和就医习惯。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什么人群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根据监测报告,一老一小,也就是老年人和婴幼儿是药品不良反应出现的重点人群。关于儿童用药的安全注意我们介绍过很多:诸如不要为了“快点好”就随便选择静脉输液,尤其是中药注射剂;或者给婴儿随意用复方感冒药、止咳药这些药物。同时另外一个人群,老年人的用药安全也应特别关注。

 

从2009年开始,老年人群的不良反应报告比例和严重报告比例已经连续7年升高。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老年人新陈代谢能力减弱,身体机能退化,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服用保健品较多,容易轻信各种偏方,滥用补药等等。所以老年人用药要特别慎重,多咨询医生,家人也要注意用药前和用药期间的监护。

 


食药监局的建议

老年人用药的十种禁忌原则:


一忌随意滥用;二忌品种过多;三忌时间太长;四忌不遵医嘱;五忌生搬硬套;六忌乱用偏方、秘方、验方;七忌滥用补药;八忌更换过频;九忌嗜药成瘾;十忌联用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简单总结2015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就是:抗生素、静脉输液和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问题突出,婴幼儿和老年人尤其需要加强注意。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一日之寒,也不可能瞬间消失,我们需要尽力给家人、亲友宣传这些知识,一起建立更科学、有效和安全的用药习惯。

 


关于之前药物相关问题的文章,可以发关键字“药品”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一小时爸爸”来看。


  • 感冒清被通报,中西复方药需慎用

  • 面包超人感冒药水成分分析,6岁内慎用

  • 安慰剂,和需要被安慰的我们

  • 抗生素不是消炎药,不要再叫错了

  • 七星茶、开奶茶,不要给宝宝喝凉茶(香港卫生署这样说)

  • 淘宝顺势疗法药物揭底

  • 洋药施保利通如何篡改说明书,变成儿童用药

  • 海淘德国小药箱,德国人到底在用什么

  • 匹多莫德,儿童免疫力能靠药吃出来吗?

  • 卫计委:兰菌净不是疫苗

  • 怎样忽悠中国父母?某著名美国儿童药商C的八卦集合帖

 


参考资料: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